你的位置:感知财经 > 股票 > 如何界定操纵股价:复杂市场现象背后的法律与实践探析

如何界定操纵股价:复杂市场现象背后的法律与实践探析

时间:2025-02-18 23:05:55

操纵股价是一种常见的证券市场违规行为,它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,还损害了投资者合法权益,甚至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。近年来,随着我国证券市场逐步完善,监管机构对于操纵股价行为的打击力度也在逐步加大,但现实中却仍有不少案例被曝光。本文旨在探讨如何界定操纵股价行为,以期为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实践操作提供参考。

如何界定操纵股价

一、操纵股价行为的法律界定

自1997年起,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》第76条便已明确规定,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操纵证券交易价格或证券交易量。此后,在2005年和2019年的两次修订过程中,该法又引入了更为具体的禁止条款,如“单独或合谋,集中资金优势或持股优势或利用信息优势联合或连续买卖,操纵证券交易价格或证券交易量”。

二、典型案例剖析

(一)操纵股价手段多样,如“市值管理”式操纵

近年来,“市值管理”成为一种特殊的操纵手段,通过第三方公司设计市值管理方案,使用多种方式影响股价,如拉抬、打压等。2018年,证监会对成都春熙路某咨询有限公司以“市值管理”为名输送利益的行为做出了处罚。案例中,该公司通过直接买入卖出、委托他人代持、与投资者签订协议等方式进行操纵,最终受到行政处罚,涉案金额巨大,性质恶劣,此案例也给了我们警示,市值管理业务应当合法合规,任何以“市值管理”为名实施操纵的行为都将受到严惩。

(二)持股优势操作常发,如内幕交易

2021年,某基金公司因通过持股优势进行连续交易,导致股票价格异常波动,其行为被认定为操纵股价。该基金公司在短时间内大量抛售某只股票,导致该股价格大幅下跌,随后又在低位大量买入,导致股价回升,获取了不正当利益。该案例警示我们,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基金公司的监管,防范持股优势导致的操纵行为。

三、操纵股价的法律认定标准

根据证监会公布的《操纵市场执法司法办案指引》,操纵股价行为的认定通常需要满足以下条件:行为人利用资金、持股或信息优势,通过连续买卖、约定交易、自我交易等手段,操纵证券价格或交易量,并且这种行为对市场秩序造成了显著影响。还需综合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意图、行为性质、行为后果等多个因素。例如,在判断行为人主观意图时,需要考虑其是否明知自己的行为会扰乱市场秩序,是否有非法获利的目的等。在判断行为性质时,需要考察行为的具体操作方式,如连续买卖、约定交易等,以及行为对市场的影响程度。在判断行为后果时,需要考虑行为对市场秩序、投资者权益、金融系统稳定性等方面的影响。

结语

界定操纵股价行为是一项复杂的工作,需要依据法律规范和具体案例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。随着证券市场监管制度的不断完善,相关法律法规将进一步细化和完善。同时,证券市场参与者应当不断提高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,自觉遵守市场规则,共同维护市场秩序。监管部门也应不断加强监管力度,提高执法效率,有效打击操纵股价等违规行为,保障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。

Powered by 感知财经 HTML地图

本站所有文章、数据仅供参考,风险自负。如侵犯您的权益请移步联系我们!QQ:419774408